发布日期:2024-05-11 20:38 点击次数:116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缅甸北部的梗,在一些营销号的口中,缅甸北部似乎被描述成了一个天堂般的地方。殊不知,由于国内派系林立,再加上没有一个强硬的中央政府,缅甸北部连年战乱,甚至还会波及到中缅边境。其实,除了缅北地区,缅甸其他地方也不怎么太平,其中最为出名的地方就是缅甸东部的一块三角洲,那块土地有一个著名的称号——“金三角”。
按理来说,河流三角洲地区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方。可是在别的地区象征着繁荣的三角洲,为何到了东南亚却成了令人恐惧的存在呢?这片沃土之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金三角地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区域,广义上的金三角,它的面积差不多抵得上九个台湾岛。其处于泰国、缅甸、老挝的交界处,湍急的湄公河不仅仅为这几个国家提供了天然的分界线,其裹挟而下的泥沙倒灌夜塞河后便塑造了一块三角洲,这就是金三角。
如果今天随便问一个人,金三角的金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回答金字象征着这里的毒枭每年获得的暴利。这个解释虽然十分符合如今的金三角现状,但是却并不是金三角的愿意。在很久之前,这片土地的人们还没有种上罂粟,肥沃的土壤与湿润的天气条件使得这片土地物产丰富。
每年的收获季节一到,成片的成熟的庄稼一片金黄,仿佛给这片土地穿戴上了一件黄金甲,于是,金三角也就由此得名。金三角地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辛勤劳作的传统,靠着上天给予的肥沃土壤,一直安稳地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这一切一直到欧洲侵略者的到来才被打破。
在几百年前,欧洲殖民者为了打开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市场,采取了十分卑鄙的毒品贸易的手段,当时的英法的毒品原材料种植区一直位于北美地区,要把北美洲的毒品运到东亚来属实不易,成本也过高,于是英国就想方设法要找一个替代北美的毒品种植区。
英国人最先尝试的地区是他的老殖民地印度,后来多次试验后,发现不仅收成低,而且品质也不太好。于是英国人又在东南亚地区找了一些地区进行试点种植,经过多次实验后,金三角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了英国在东亚毒品贸易的主要原产地。而英国殖民者的这个无耻行径,为这片土地上后来所有的一切拉开了序幕,可以说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后来,随着帝国主义殖民者之间的交锋,东南亚殖民地易主,法国人取代了英国人的地位,但是殖民者终究还是殖民者,法国人一来,仍然是延用了英国人的那一套,通过毒品不断压榨当地的居民。
甚至,法国人在英国人的基础上,还广泛开始传授种植与提炼的技术给当地农民。没多久,当地居民在毒品种植的巨大利润之下,纷纷从传统农业种植转向毒品种植,大量鸦片从金三角地区开始流出,依靠着原始的毒品贸易,法国人大发横财。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东南亚地区逐渐摆脱了欧美殖民者的压迫,逐渐走上了独立与解放的道路,在独立之初,东南亚这些国家的政府并不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管控住殖民者遗留下来的毒品种植问题。而就在这个关口,一支从中国大陆溃败下来的散兵因为意外来到了这里,在这群国民党残寇的影响下,金三角地区彻底失去了摆脱毒品的良机,彻底堕向了深渊。
那支散兵游勇的指挥官叫做李国辉,在来到金三角之前,他只是国民党部队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团长,为何来到金三角后却爆发出如此能量呢?从一个败军团长,一跃成为让东南亚妇孺皆知的军阀,李国辉究竟做了一些什么呢?
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基本临近尾声,国民党一败再败,蒋介石反动政权也不得已逃窜到了台湾省,凭借海空优势,暂且苟且偷生。1949年年底,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国民党在大陆仅剩的几个据点之一云南也获得解放,号称最后一道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大多数敌军被歼灭,只有少量残军无奈越过了国境线,逃到了缅甸才躲过一劫,李国辉和他手底下的那千把人便是其中之一。
1950年2月20日,国民党第八军709团团长李国辉带着自己手下仅剩的一千余士兵一路南逃,头也不回地扎到了缅、老、泰交接处,也就是金三角地区。发现身后已经没有了解放军的追兵,确认了安全之后,奔波了数天的李国辉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便命令手下修复电台,想方设法与台湾的大部队取得联系。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几天,电台还真修好了,也跟台湾方面联系上了。可是还没等李国辉高兴一下,台湾那边的回复让李国辉一下子心如死灰。台湾的反动派政权的命令很简单,翻译过来就一句话:“自己看着办。”毕竟当时台湾都人心惶惶,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蒋介石几百万大军都丢了,还会在乎你这一千多人。
李国辉
李国辉得知台湾方面的态度后,心中有些不安,毕竟自己深入他国国境,孤立无援不说,周围的军事态势自己也一无所知,就这样下去,手底下的这些跟着自己逃到国外来的士兵还不知道能活多久。正当李国辉在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的时候,金三角周边地区的一些土匪军阀却谋划起来了。
在那些当地武装力量眼中,李国辉这支败军的战斗力必然十分低下,那一千多人的装备是一块十分诱人的肥肉,谁都想狠狠咬上一口。可是这些当地武装力量一进攻,却发现坏了事。
这些国民党残军虽然在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但是好歹也算得上是经过了军事训练与战场洗礼的现代化武装力量,在当时的金三角地区,也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通过与当地武装的冲突,李国辉发现了自己手底下这支部队的强大,也就加强了他在此处安家的决心。
李国辉
当地的武装力量吃了瘪之后,便找来了缅甸的政府军部队,想着政府军好歹编制齐全,还有空军支援,收拾李国辉应该够了。但是李国辉部毕竟还是装备更先进、战场经验更丰富,再加上自身已经处于无路可退的绝境,这支残军居然迸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一时间打的近两万缅政府军死伤惨重,只得无奈求和。
就这样,李国辉的部队就在金三角扎下了根,还号称起了什么复兴部队。不过他们嘴上虽然时时说着“复兴大业”,可实际上,却干起了一个一本万利的勾当——毒品贸易,开始以毒养军。
李国辉为了让毒品贸易利益最大化,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甚至从海外引进了更新的品种与制毒技术。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国辉发现大规模种植才真正提高毒品的产量,于是他软硬兼施,一方面用武力胁迫,一方面用高额利润诱惑,几乎当地所有的农民都开始了毒品种植与毒品制作。
相比于英法殖民者不管当地居民死活,只顾自己赚钱不同,李国辉为了让这些农民一直为自己种毒品,而将大量利润分给了种植户,也正是这个举措,让毒品种植这个行业在当地深深扎下了根。
毒品做出来后,就要运出去贩卖,李国辉当时几乎可以说是东南亚最大的军阀头子,他手底下的武装力量在大败缅政府军的战役中扬名东南亚,是当时谁也不敢惹的角色,于是李国辉便依托着自己的武装力量维持着以金三角为核心的,东南亚各国的毒品交易市场。
李国辉在东南亚风生水起,便吸引了台湾方面的目光。当年自己爱答不理的小喽啰,如今却成了大人物,台湾赶忙与李国辉取得联系,还把李国辉的老上司李弥派过去,想把李国辉的复兴部队当作在南方威胁大陆的一个棋子。
李弥
但是台湾当局的算盘还是打错了,李国辉当一个山大王、土财主,专心搞自己的毒品贸易,可能还不会被国际社会说什么,可是他整天打着复兴的旗号,还接受台湾国民党的指挥,这就出现大问题了。这就相当于一支国民党部队进攻到了他国内陆,还打败了当地政府军,这不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吗?
于是,国际社会对台湾以及李国辉部严厉谴责,联合国也多次要求蒋介石下令撤军。多次拖延之后,蒋介石还是不得已无奈地下了从金三角地区撤军的命令。不过除了那几个主要的军队领导者,如李国辉、李弥等撤回了台湾,其余的基本按照自愿选择去留,这也就造成了撤军之后,还是有数千残余部队留在了金三角地区。
1960年,缅甸方面不堪其扰的情况下,主动邀请解放军入境作战。这些国民党残余势力平日里耀武扬威,可是一碰见解放军就如同老鼠见了猫,又是一败再败,最后逃到了老挝境内。
虽然这支残军的第一代指挥官已经飞去了台湾,虽然这支残军已经基本被赶出了缅甸,但是李国辉等人在金三角种下的毒品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并逐渐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罪恶之花。
参考文献:
《神秘的金三角》
《金三角国军血泪史-1950-1981》(台湾中央研究院)
《生活在金三角的人们》
Powered by 线上股票配资操作_股票金融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交易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